top of page

NFT 藝術品初接觸(二):古董美術品如何突破 NFT 界限?

Updated: Jul 18, 2022

加密貨幣新寵兒 NFT 大行其道,除了應用於明星集換式影片、遊戲道具與卡片外,另一大方向發展路向就是美術品。早前在香港舉行的 Art Basel 因疫情關係加強了網絡與虛擬世界的互動,至少有三個攤位展出 NFT 概念作品,正好反映了已開始主流藝術界已開始探索與此加密貨幣狂潮的共存之道。


對於數碼創作藝術家來說, NFT 的防偽與易於在網上交易的特性與其可謂天作之合。目前Digital Art已成NFT交易平台的一大主流。至於傳統藝術家雖然產品未必能以虛擬形式展出,然而其本身卻仍能以售賣數碼原稿、數碼簽名等方式借 NFT 增加收入,甚至以此作為行為藝術的一部份:例如藝術家Banksy就先把自己的實體畫作《Morons》在網上直播焚燬,然後再將其數碼化的NFT放上網上拍賣,結果原先無法售出的實體版,最終其NFT竟以4倍原價32萬美元售出。

然而對於美術品、尤其是古董收藏家而言,他們處境卻比較尷尬:只因他們並非古董美術品的作者本身,難以在這些藏品的NFT上增添附加價值。目前不少本地與海外搞手宣稱,他們將構建一個能以加密貨幣交易的古董拍賣平台,但這其實將傳統拍賣行的角色以加密貨幣進行,予人換湯不換藥之感。


比較進取的嘗試,有荷蘭古董代理商Aronson Delftware,他們嘗試以3D掃瞄技術,將一個十七世紀的鬱金香花樽轉換成擁有不同數碼花款的NFT,並將之命名為「Digital Twins」──但至執筆為止仍未有任何交收,似乎仍處於試驗階段。在此不得不特別一提,另一個在古董市場走出創新一步的,正正是我們香港的代表DeArt。


DeArt今次在Art Basel展出了古董兵器NFT系列《虛實兵譜》,除了以360攝影方式將他們的收藏「青龍偃月刀」與「戰國曲龍匕」製作成數碼化NFT外,更給予擁有者一個連接現實世界的附加權力:除了在往後實物拍賣時,只有NFT持有者才擁有獨家出價權外,他們還擁有DefiArt隔月舉辦的實物鑑賞會出席權,讓NFT持有人能真正接觸到原應只限於網上觀賞得到的古董實物。


古董市場流動性一向極低,除了由於收藏者若沒有拍賣意願就沒有公開展示的動機外,古董買賣依靠人脈進行,一般人亦缺乏接觸途徑。然而《虛實兵譜》將NFT的拍賣權、鑑賞權釋放予公眾,其意義遠超將美術品數碼化那麼簡單,幾可肯定,區塊鏈技術將繼金融業後,為古董美術收藏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時間問題。



記住用下面條LINK申請KIKITRADE ACCOUNT:

150 views0 comments

Related Posts

See All

KIKITRADE GAMEFI體驗日

作為一條毒L,基本上都不太習慣出席各種應酬式的公開場合,但今次KIKITRADE搞GAMEFI體驗日我卻終於打破慣例主動報名出席,原因是過去一直對於這個範疇一直只停留於基本認識,因此也厚著面皮前去「見學」一下。 今次KIKITRADE的GAMEFI DAY其實只是一個小型EVENT,展出的遊戲也只有四個,然而多得在場職員熱心解說,我也對幾個Project了解一個大概: 第一款是他們重點開發的Pro

bottom of page